手術器械
- 物理熱法
- 高壓蒸氣(濕熱)
- 溫度:121~126攝氏度
- 壓力:104~137.3kPa
- 時間:30min
- 熱空氣(乾熱)
- 沸水
- 溫度:100攝氏度
- 時間:僅病原微生物20~30min,包括芽苞需要大於等於60min
- 灼燒
- 化學法
- 酒精:70%
- 甲醛溶液 10%
- 戊二醛溶液 2%
- 本扎氯胺 1:1000
- 碘伏
- 放射法
手術人員
- 服裝
- 刷手衣
- 頭套(帽子,兜帽, 頭盔)
- 口罩
- 護目鏡
- 鞋套
- 洗手:物理清洗 + 化學消毒
患者
- 準備:
- 消毒劑
- 碘 1~2%
- 酒精 70%
- 碘伏
- 洗必太 0.5%
- 巾單
- 手術巾
- 大孔單
- separate sheet
- stockinet
手術室
- 空氣污染控制
- 標準預防
- 洗手
- 屏障服裝
- 處理已使用的病人護理裝置和巾單
- 專司血液接觸傳播的病原體
- 病人安置
術中無菌術
- 原則
- 無菌區域內使用無菌物品
- 術者著手術衣和手套
- 手術檯之上無菌,之下非無菌
- 無菌術者僅接觸無菌物品或區域
- 未消毒的人員避免接觸無菌區域,無菌術者避免接觸未消毒區域
- 無菌物品的邊緣通常認為非無菌
- 無菌區域的建立應該維持到其使用時間
- 持續保持無菌區域的視野
- 無菌術者將無菌區域的接觸保持在最低限度
[課程] 手術學-無菌術
https://blog.kynix.tw/posts/1711325471214/
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相同方式分享 4.0 國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