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課程] 手术学实验期中考试备考策略

2024 年 4 月 24 日
文章摘要
FakeGPT
加載中...
此內容由人工不智慧生成。

手术器械

详细见我上一篇总结文章

手术结与缝合

手术结

手术结

手术缝合

缝合

缝合

手术适应症

静脉切开置管术

  1. 病情危急,如休克、大出血、大手术或严重脱水,需要迅速补液输血而静脉穿刺不能满足或无法行静脉穿刺者。
  2. 需要进行长期胃肠外营养支持(TPN)治疗或长期输液者。
  3. 需要通过静脉进行的特殊检查,如测量中心静脉压,心导管检査等。

清创术

各种类型开放性损伤的新鲜伤口,具备以下条件者:

  1. 伤后 6~8 小时以内者。
  2. 伤口污染较轻,不超过计划 12 小时者。
  3. 头面部伤口,一般在伤后 24~48 小时以内,争取一期缝合。

肠切除与肠吻合术

  1. 各类原因引起的肠梗阻所致肠坏死
  2. 腹部外伤(包括开放和闭合损伤)致肠管难以修补
  3. 肠管因炎症性狭窄所致的梗阻
  4. 肠系膜血管栓塞导致的肠坏死
  5. 肠肿瘤(良、恶性)
  6. 其他,多发性肠息肉,家族性肠息肉等

手术过程

静脉切开置管术

  1. 将动物固定于前肢仰卧位,后肢侧卧位,后肢的浅静脉在后肢的外侧。将手术肢体(后肢)局部的毛剪短剃净。
  2. 在后肢用0.75%碘酊消毒皮肤,行前肢浅静脉穿刺(兔子行耳缘静脉穿刺),静脉注射适量20%乌拉坦溶液予以麻醉。
  3. 于静脉的表面做一横行皮肤切口,长约 2cm,注意勿过深以免切断静脉。用血管钳循血管方向,钝性分离皮下组织,游离出约 2cm 长的一段静脉。取一根 7 号或4号细丝线,用血管钳夹住成双折从静脉下方拉出,然后剪为两段,结扎静脉远心端,暂时不剪断丝线,留作牵引。近侧丝线先打一个单结,不要收紧,留作固定导管用。
  4. 提起远心端结扎线稍加牵引,于静脉远心端结扎线的近侧0.3cm处用锐利小剪刀斜行翼一小口,以剪开静脉周径的1/31/2为宜,将血管剪成舌瓣样。从静脉壁小切口插入直径适当的塑料管(或硅胶管),必要时可用眼科镊或小蚊钳轻提静脉切口上缘以帮助插入,导管一般插入46cm。用近心端丝线将导管与静脉结扎固定,防止漏液与脱出。
  5. 接上输液器,观察液体滴注通畅时并调整适当滴速,即剪断上、下端的结扎线。如血壁受刺激引起痉挛使液体滴注不畅,用1%普鲁卡因溶液 2~5ml注入输液管内则可缓解痉挛。用1号丝线缝合皮肤切口,打蝴蝶结将导管固定在皮肤缝线上,以防滑脱,覆盖纱布固定。

清创术

  1. 动物固定:根据伤口的部位,将动物固定于能充分显露伤处及安置合适的位置。
  2. 麻醉选择:一般伤口选用局麻,复杂伤口选用全麻(本次实验选用20%乌拉坦静脉全身麻醉)。
  3. 清洁伤口周围皮肤:先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,剃去伤口周围的毛,其范围应距离伤口边缘5cm以上。有油污者,可用汽油或乙醚擦除(以上步骤由巡回护士完成)。手术者洗手、泡手后戴无菌手套,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,用无菌肥皂水和无菌毛刷刷洗伤口周围的皮肤,继以无菌盐水冲洗。一般反复冲洗三次,严重污染伤口可刷洗多次,直至清洁为止。注意,勿使冲洗肥皂水流入伤口内。
  4. 清洗、检查伤口;术者不摘下无菌手套,去除覆盖伤口的无菌纱布,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,并以夹持小纱布的海绵钳轻轻擦拭伤口内的组织,用3%的双氧水冲洗,待创面呈泡沫状后,再用无菌盐水冲洗干净。擦干伤口内的冲洗液及伤口周围皮肤,检查伤口内有无血凝块及异物,并检查伤口深度,有无合并神经、血管、肌腱与骨骼损伤。在此过程中若有较大的出血点,应予以止血。如四肢创面有大量出血时,可用止血带,并记录上止血带时间。此时,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。
  5. 皮肤消毒、铺无菌巾:助手洗手、泡手后戴无菌手套。以0.75%碘酊消毒皮肤、铺无菌巾。注意,勿使消毒液流入伤口内。
  6. 清理伤口:术者、助手再次泡手后戴无菌手套。用手术刀切除伤口周围不整齐的皮肤边缘1一2mm,失去活力呈灰白色或不出血呈紫色的皮肤,应予以去除。若外口过小,应扩大切口以充分显露。一般从伤口两端沿纵轴延长(有时须根据功能和外观选择延长切口的方向)深筋膜也应当作相应的切开。要彻底止血,小的渗血可压迫止血,较大出血予以结扎。尽量取净伤口内的异物。剪除伤口内失去活力的组织,由浅入深仔细清除。但不得将不该切除的组织一并切除。对手、面部及关节附近伤口应特别注意。脂肪组织易发生坏死、液化而致感染,失去活力的筋膜会影响伤口的愈合,均应尽量予以切除。
  7. 去除坏死和失去活力的肌肉组织:凡夹捏不收缩、切开不出血或无颜色改变的肌肉组织,都要彻底切除或剪除。污染明显与骨膜分离的小骨碎片可以去除,较大的游离骨片或与软组织相连的小骨片,予以保留,放回原位,以恢复解剖形态及功能。关节囊内的小游离骨片必须彻底清除,并将关节囊缝合。经以上处理后,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。清理伤口后,由深层向浅层按局部组织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,避免遗留死腔,以免形成血肿。缝合时松紧要适宜,以免影响局部血运。
  8. 血管伤的处理:对于不影响伤口血液循环的断裂血管,可予以结扎。若主要血管损伤,清创后进行动、静脉吻合或修补。将损伤的血管近、远端剥离清楚,用无损伤血管钳夹住两端阻断血流。用小剪刀将血管外膜去除一段,将断端修剪整齐后对合两断端;用细丝线在两侧各作一褥式缝合;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腔凝血块并放入少许肝素,以防凝血块再凝固;将两缝线牵紧,用连续缝合法缝和前壁,翻转血管按前法缝合后壁。放松远端血管夹,检查吻合口是否严密。如无缝隙,即去除近端血管夹,恢复血运。
  9. 缝合伤口:经上述步骤处理的伤口则被认为是清洁伤口,再用无菌盐水冲洗伤口。如手术台面无菌巾已浸透,则应加盖无菌巾。清理伤口后,由深层向浅层按局部组织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。避免遗留死腔,以致形成血肿。缝合时松紧度要适宜,以免影响局部血运。用间断缝合法缝合皮下组织后,采用70%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,用间断缝合法缝合皮肤。对齐皮缘,挤出皮下积血,再次用70%酒精消毒皮肤,覆盖无菌纱布,并妥善包扎固定。本次动物实验可不必覆盖纱布及包扎。
  10. 关于引流物的放置:伤口表浅、止血良好、缝合后没有死腔时,一般不必放置引流物。死腔存在有血肿形成的可能时,应放置引流物。

胃修补术

  1. 将动物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。
  2. 用20%乌拉坦静脉全身麻醉。
  3. 剃净下胸部及腹部的体毛,以碘伏或安尔碘消毒手术区皮肤,盖好无菌手术巾及大孔单。
  4. 在左上腹部经腹直肌中间做一长约10cm的纵行切口。术者与第一助手分别用左右手掌尺侧缘均匀压紧两侧的皮肤。
  5. 术者先用刀尖垂直切透皮肤,继将刀柄向下倾斜至与皮肤成45°角,用刀刃的最凸出部分将皮肤一次切开至切口的全长。切至切口末端时再将刀柄逐渐垂直。切皮时需用力均匀,避免切口深浅不一或多次切割。切开皮肤时,先用纱布压住出血点,待皮下组织切开后,用血管钳钳夹住出血点。注意尽量少夹血管周围组织,切忌钳夹皮肤。如遇有较粗的皮下血管,估计手术切口不可避免损伤该血管时,可先用两把血管钳钳夹,后于两血管钳之间切断血管,用细丝线结扎。
  6. 在切口两侧各置手术巾或纱布垫一块,掩盖切口两侧皮肤。用组织钳将手术巾或纱布垫固定在皮下组织上。再用巾钳将切口两端的手术巾或纱布垫夹在一起。
  7. 用牵开器将已切开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两侧牵开。另换手术刀,纵行切开腹直肌前鞘,注意只切开腹直肌前鞘,要避免损伤腹直肌。
  8. 用血管钳按腹直肌纤维方向,纵行分开腹直肌肌束。用左手食指及刀柄以钝性分离法将腹直肌分为内、外两半。
  9. 遇有腱划可行切开。腱划处血管丰富,其周围组织又极易撕伤,故操作时必须轻柔谨慎。
  10. 用牵开器向两侧牵开腹直肌。术者与第一助手分别用有齿镊及血管钳将腹直肌后鞘、腹横筋膜及腹膜一起夹住,检查确认未夹住腹腔内脏器后,在镊子与血管钳之间切一小口,将腹直肌后鞘,腹横筋膜及腹膜三层组织一并切开。
  11. 术者与第一助手分别用组织钳夹住对侧切口边缘,然后互相交换组织钳。术者用左手食、中二指伸入切口内,抬起腹直肌后鞘、腹横筋膜及腹膜,在二手指间用弯组织剪纵行向上、下延长至其切口两端。
  12. 用两块湿纱布垫保护好切口两侧的腹壁组织。放置牵开器,将切口两侧腹壁分别向两切开,暴露腹腔,至此完成腹壁切开。
  13. 用卵圆钳向远端牵引大网膜,露出胃前壁。在胃前壁的无血管区内,用两把组织钳或缝两针只穿透浆肌层的牵引线提起胃前壁,用湿纱布将胃周围组织覆盖,以防胃内容物流出污染其他组织,在两组织钳或两缝线间,用手术刀尖将胃前壁全层切开,切口长约2cm。用碘伏擦净溢出的胃内液体。
  14. 用弯圆针细丝线全层间断内翻缝合修补胃前壁切口。缝合时,行针方向要与所作的胃前壁切口垂直,与胃的长轴平行,然后作浆肌层间断内翻缝合,以加强并包埋前一列穿透全层胃壁的间断内翻缝合。
  15. 术者与助手用外用生理盐水洗手一次,撤去可能被胃液污染的纱布垫。清点各种器械和敷料无误后行腹壁缝合。
  16. 将腹膜、腹橫筋膜及腹直肌后鞘的上、下两角及两侧边缘用血管钳或组织钳夹住。自上角开始作连续缝合,每针间距0.5-1cm,缝合过程中可用压肠板保护内脏。以间断或“8”字缝合法缝合腹直肌前鞘及部分浅层腹直肌纤维,不宜将腹直肌全层缝合,以防影响血运。有时可将腱划行单纯间断缝合。
  17. 撤去覆盖切口两侧皮肤的手术巾或纱布垫,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后,用弯圆针细丝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,针距1~1.5cm。注意不宜缝合过紧或过多的组织。缝合皮肤,针距1cm,边距0.5cm。挤出切口内的积血和积液,用镊子对好皮肤边缘,避免内翻。
  18. 擦净皮肤血渍,以酒精棉球再次消毒切口周围的皮肤,覆盖无菌纱布。

肠切除与肠吻合术

  1. 将狗或兔子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。行20%乌拉坦静脉麻醉。
  2. 常规准备腹部皮肤:剃毛、消毒、铺无菌手术巾和洞巾。
  3. 选择中腹部经腹直肌切口进入腹腔。用牵开器将腹壁拉开,将大网膜推向上腹部,显至切口处,确定切除范围后,用纱布垫包绕覆盖所提出的肠袢,以防肠内容物外溢污染腹腔。
  4. 先在预定切除的肠管相对应的扇形系膜上用手术刀轻轻划开浆膜,再分次扇形钳夹系膜血管,切断、结扎,靠近系膜根部的一端应双重结扎以防脱落出血。
  5. 用两把大直血管钳(Kocher forceps)于预定切线处夹住肠管两端,直血管钳应向偏离拟行切除肠段方向倾斜15~30°,再取两把带橡皮套的肠钳,在前大直血管钳的近、远两侧各5cm处夹住保留肠管的两端,然后在肠钳和大直血管钳之间(紧靠大直血管钳一侧)切断肠管。断面用酒精棉球涂试之后再用盐水棉球涂试。
  6. 切除的肠管和污染的器械、物品应另置于一弯盘内,防止污染。
  7. 将保留的肠管两端靠拢,用两把小血管钳将肠钳上的橡皮套管夹住固定,进行下一步——端端吻合术。
  8. 首先在肠管的系膜缘侧和对系膜缘侧各距肠管口0.5cm处用小圆针1号线行浆肌层缝合,各缝一针作牵引线用,然后从吻合口后壁开始,距肠缘0.3cm作全层间断内翻缝合,针距为0.3~0.5cm,用同样方法内翻吻合前壁。可以间断缝合,也可连续缝合。
  9. 完成吻合口的内层缝合以后,松开肠钳,撤去围绕肠袢的纱布垫,盐水冲洗手套后,进行外层缝合。用1号线从前壁开始距内层缝线0.2cm处穿过两端肠管的浆肌层,做间断内翻缝合。然后将肠管翻转180°用同样的方法缝合后壁。
  10. 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系膜切口,以免形成漏洞导致肠管内疝引起肠梗阻。用拇指、食指检查吻合口处的大小和通畅程度(以容指为宜)。
  11. 用盐水纱布拭净手术野,将肠管放回腹腔观察系膜和肠管的血运情况,如果肠管颜色发暗没有蠕动,系膜血管无搏动,说明肠管血运不好,可用温盐水纱布湿敷或普鲁卡因系膜根部封闭,若仍无好转应视为血运障碍,应重新切除肠段再吻合;若无血运障碍,将肠管按顺序放回腹腔,清点器械、敷料数目无误之后,按层次还层缝合腹壁切口,器方法同腹壁切开术。
  12. 用酒精棉球檫拭腹壁切口,外敷敷料固定,手术完毕,将动物送回饲养处。

组织缝合方式

  • 阑尾残端包埋缝合:荷包缝合
  • 松弛皮肤:垂直褥式缝合
  • 大血管:水平褥式缝合
  • 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腱膜、肌膜:单纯间断缝合
  • 腹直肌前鞘、手术中的缝扎止血:8字缝合
  • 腹膜:单纯连续缝合
  • 胃肠道吻合:先做全层间断内翻缝合,再做漿肌層内翻缝合
[課程] 手术学实验期中考试备考策略
https://blog.kynix.tw/posts/1713924514819/
作者
Adrian Chen
建檔時間
2024 年 4 月 24 日
協議
BY-NC-SA 4.0
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相同方式分享 4.0 國際